关于淡泊名利名言

1、大智若愚,勿恃聪明。

2、我们何不也做一个这样的快乐佛呢!

3、万物水洗而净,不洗则污;万物沐阳而艳,不沐则衰;万物静寂而清,不静则罔。人间万事皆在陶冶。

4、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

5、看破红尘,顿开名缰利锁。——清.李汝珍

6、不在乎别人是否赏识他的人,必然成功。——金基尔

7、提到“淡泊名利”一词,我们便会联想到诸葛亮在《诫子书》中所说的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这一名言。实际上,早在西汉初年,这句话就记载在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《淮南子》中,原句为:“非澹薄无以明德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意思是说,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,就无法培养高尚的品德;不能做到内心安宁平静,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。通过双重否定,强调了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,现在的“淡泊”“宁静”,正是为了日后的“明德”“致远”。

8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.林则徐的名句: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.。

9、老子的弟子文子曾有言:“非淡漠无以明德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
10、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,便可脱凡。——明.洪自诚

11、谁知将相王侯外,别有优游快活人。——唐.白居易

12、佛语禅心(4)

13、这句话的意思是:不看淡眼前的利益就不会明确自己的志向,不平静下来学习就到达不了更远的境界。

14、【人物百科】

15、诸葛亮的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,应从此变化而来。

16、名为锢身锁,利是焚身火。

17、繁华尘世已没有属于我的江湖,终于将一份淡泊的心归于沉静,安享淡然的静美。

18、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。

19、暑去寒来,我们练就了纯熟的本领,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报效祖国。

20、一个人绝不会仅仅因为用憎恶的眼光看待世人就能显出他的优越。——夏多布里昂

21、胸怀广大,须从平淡二字用功。——《蔡锷集序及按语》

22、行也安然,坐也安然;穷也安然,富也安然;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;得失无意,随天际云卷云舒。

23、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完全舍弃了功利观点。——皮尔斯

24、莫言名与利,名利是身仇。——唐.杜牧

25、日出东海落西山,愁也一天,喜也一天;遇事不钻牛角尖,人也舒坦,心也舒坦。

26、我感觉到我们搞这一行的人,都是把国家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前面,不为个人的名利,而是以航天工作为第一位。如果都是这样的思想不容易。——屠守锷

27、预防职务犯罪,需要您的参与。

28、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

29、屠守锷,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,“两弹一星功勋奖章”获得者,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,“中国航天之父”,中国科学院院士,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。

30、然而,淡泊名利绝不是消极厌世、无所作为,恰恰相反,古往今来,举凡志存高远者,虽对名利“淡泊”,却始终“追逐”心中大道。唐代柳宗元一生淡泊,但他在柳州刺史任上,为民凿百井、释奴婢、办学院、修孔庙、易风俗、兴文化,造福百姓。明代理学家蔡清光明磊落、居官清廉,他常说:“一身之利无谋也,而利天下者则谋之;一时之利无谋也,而利万世者则谋之。”他一生淡泊名利,却把为天下人谋利当作最高的人生理想,一心为公。古代许多清官贤臣,一生淡泊名利,不管是“居庙堂之高”还是“处江湖之远”,都始终肩负起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家大义,把为民造福作为毕生追求。

31、看破红尘,顿开名缰利锁。

32、失意时立得意之志,苦中寻乐,方无失意之悲。得意时不忘失意之痛,乐中怀忧,方无失意之患。

33、淡泊名利是一种人生境界,同时也是为官从政所必备的素质,众多家族的家规家训中,都有劝诫后世子孙应当淡泊名利的箴言。北宋开国功臣赵普三度入相,显赫至极,却告诫子弟应以身报国、淡泊名利,他说:“吾本书生,偶遇昌运,受宠逾分,固当以身许国,私家之事,吾无预焉。”意在说明为官从政应该心怀百姓、以身许国,至于名利等私事,是不应该考虑的。明朝清官刘大夏一生光明磊落,廉俭为官,他教育子孙“居官以正己为先,不独当戒利,亦当远名”,认为为官从政不单要警惕金钱的侵蚀,还应当远离功名的诱惑,做到清心寡欲,不慕名利。

34、贪欲之人,无有厌足。弘一大师。——《修行法语》

35、淡泊于今尚若斯,清流疏柏武侯祠。

36、生命短促,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,思索活着的意义。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,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,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。人生多一分烦恼,就需要有一分禅心来解救。

37、无限旱苗枯欲尽,悠悠闲处作奇峰。——《咏云》

38、这句话出自《诫子书》。是诸葛亮于蜀汉建兴十二年(公元234年)写给他儿子垂髫时期的诸葛瞻之书。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,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,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。语浅而意蕴深刻,充满了道家哲理。

39、这才是真正的解脱!

40、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……”意思是说:高尚君子的行为,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,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。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,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。

41、宠和爱是不同的两件事,宠可以没有交流,而爱则不能。

42、淡泊以明志,宁静而致远—-(三国·诸葛亮

43、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有一句名言,鸟的翅膀系上黄金,就再也不能飞翔了。这句话,对于做人做官都有深刻启示。一个人欲望太强,就会在各种诱惑面前迷失心智;一个人急功近利,势必缺乏长远目光和毅力恒心。对于广大领导干部来说,在为官从政的那天起就应该终生铭记:干事创业,既要淡泊个人的功名利禄,更要担起人民的福祉重任;既需放下一己的进退去留,更需负起肩上的公权职责。要立志做大事,不要立志做大官,正确对待名利,保持平和心态,看淡个人进退得失,做到不为名利失心、不为权欲熏心。

44、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

45、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,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,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。——威廉.詹姆斯

46、梦窗国师诗云:“青山几度变黄山,世事纷飞总不干;眼内有尘三界窄,心头无事一床宽。”

47、正气一身官气扫,清风两袖腐风离。

48、上善若水,处下不争。

49、“淡”和“泊”都是形声字,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淡,薄味也,从水,炎声。”“淡”的本义指味道不浓,如《管子·水地》中有“淡也者,五味之中也”,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中有“其水淡而清”等说法。后引申为“淡泊、恬淡”之义,“淡”也成为中国哲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。《说文解字》这样解释“泊”:“洦,浅水也,从水,百声。”“洦”是“泊”的古字,今字写作“泊”。“泊”本义即为浅水之貌,引申为停泊、停船靠岸之义,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中说:“浅水易停,故泊又为停泊。”“泊”另一个较为常见的含义是“淡泊、恬静”,《康熙字典》说:“又澹泊,恬静无为貌”,《道德经》中“我独泊兮其未兆,如婴儿之未孩”的“泊”就是用的这一含义。先秦道家尤为推崇“淡泊”,老子说“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得与亡孰病?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意在告诫世人不要过分追求身外之物,要保持纯朴的天性,保持内心的安静恬淡。庄子推崇“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”的淡泊境界,反对“人为物役”,主张过自然恬淡的生活。

50、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
51、主人已登君位,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,不如归去做个闲人。不为五斗米折腰,淡泊以明志、宁静而致远。

52、不妄取,不妄予,不妄想,不妄求。

53、诸葛亮用下面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淡泊名利要有远大的志向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
54、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

55、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这一名言,世人多以为出自诸葛亮。其实,早在西汉初年,这句话就记载在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《淮南子》中。原句为:“非澹薄无以明德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
56、燃灯法师说;“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著尘劳,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,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、惬意、舒适、安逸: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。”

57、不汲汲于富贵,不戚戚于贫贱。——《汉书扬雄传》

58、佛陀说:“人的生命,只在一个呼吸间。”

59、境由心造,心即主人。心无物欲,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涯畔;胸怀坦荡,宛若长空旭日烦恼则无处藏身。

60、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,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。

61、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棵宁静无以致远。——三国诸葛这《诫子书》

62、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,前者比后者更糟。——哈利法克斯

63、一生只知道追逐名利,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。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数人,为了各种欲望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时刻,只余下少许时间来追寻生命的意义!

64、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——《论语述而》

65、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!在它面前,人的爱生之念,畏苦之情,算得什么呢!在它面前,人本身也算得是什么呢!——车尔尼雪夫斯基

66、古往今来淡泊名利的名言不少,这里选取其中有名两条:一、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这是诸葛亮在《诫子书》里的话。二、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这是月份《满江红》里的两句诗。

67、红尘凡夫,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。

68、佛语禅心(1)

69、佛语禅心(2)

70、如果胃囊空空,谁也难以成为爱国志士。――布拉恩

71、晋公子重耳的流亡团队总共也没有多少人,就算介子推才能不是特别出众,重耳对他割股啖君的行为怎么能说忘就忘呢?介子推只怕是为此而失望透顶了。

72、依法惩治腐败,构建和谐社会。

73、幽境自能外见,高怀独出世间痴。——宋.惠洪

74、漫漫人生旅途,看风起云卷,花开花落;蓦然回首的浅浅一笑;守一颗淡泊之心,拥一份淡然之美。

75、欲淡则心虚,心虚则气清,气清则理明。——明薛宣《读书录》

76、不好名者,斯不好利;好名者,好利之尤者也。——清钱琦《钱公良测语。导儒》

77、初祖达摩说:“不谋其前,不虑其后,不恋当今。”

78、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,辅佐晋国公子重耳,历尽千辛万苦,最后重耳当上了国君,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。但是,这之后介子推回家侍奉母亲,鄙弃利禄功名,隐居绵山。最后在火烧绵山中去世也不愿出山为官。

79、谁知将相王侯外,别有优游快活人。

80、当官有私不公道,从政无为不服人。

81、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,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职责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。——巴金

82、谁言淡泊不轰烈,恬读人生亦从容。

83、贪材,权欲和虚荣心,弄得人痛苦不堪,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,无论何时何地,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。——[前苏联]艾特到托夫

84、秋容何处佳,淡泊寄寒水。

85、这句话语浅而意深,富有哲理,采用逻辑学中的“双重否定”方法,强调“淡泊”“宁静”的重要性。意思是,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,不能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。现在的“淡泊”“宁静”,正是为了日后的“致远”。通过学习明志,宁静修炼,积蓄力量,一旦时机成熟,便可以轰轰烈烈干出一番大事业。

86、行动重于一切,将誓言牢记于心,少说多做,国荣我荣,国衰我耻。

87、不以一毫私利自蔽,不以一毫私欲自累—-(宋·朱熹)

88、廉洁源于自律,堕落始于贪婪。

89、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,惟有他发扬起来,中国才有真进步。——鲁迅

90、淡泊明志,夙夜在公。——蔡锷《南宁寓庐联》

91、佛语禅心(3)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