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励志小故事100个
1、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。”
2、词语名字:孜孜不倦
3、读音:[yǐnzhuīcìgǔ]
4、韦编三绝。孔子为读《易》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,比喻读书勤奋。
5、出处:元·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一折:“虽无汗马眠霜苦,曾受囊萤映雪劳。”
6、读音:[jīmíngérqǐ]
7、释义:笃志:专心一志,立志不变。专心致志,勤奋好学。
8、释义: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,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读。
9、自强不息
10、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鸡鸣而起,孳孳为善者,舜之徒也。”
11、出处:《尚书君陈》:“惟日孜孜,无敢逸豫。”《后汉书鲁丕传》:“性沉深好学,孳孳不倦。”《三国志蜀书向朗传》:“乃更潜心典籍,孜孜不倦。”
12、发音:zīzībùjuàn
13、读音:[zīzībùjuàn]
14、释义:孜孜:勤勉,不懈怠。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。
15、读音:[dǔzhìhǎoxué]
16、学无止境
17、读音:[xīmèixiāoxīng]
18、囊萤映雪
19、释义:勤奋能够弥补不足。
20、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,自古刻苦学习的事例很多,并形成成语故事留传至今,激励后人。比如头悬梁刺股,凿壁偷光,孟母择邻等
21、业精于勤
22、孜孜不倦
23、引锥刺股
24、释义:锥:锥子;股:大腿。晚间读书时想睡觉,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,以保持清醒。形容学习勤奋刻苦。
25、释义:鸡叫时就起床。形容勤奋不怠。
26、解释: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
27、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28、释义: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,应奋进不息。
29、出处:清·刘开《问说》:“理无专在,而学无止境也,然则问可少耶?”
30、闻鸡起舞的故事:在东晋有一个将领叫祖逖,他每天一听到鸡打鸣的声音,就立即披衣起床,然后去拔剑练武,每天都重复着。
成语励志小故事100个
31、出处:宋·黄庭坚《跛奚移文》:“截长续短;凫鹤皆忧;持勤补拙;与巧者俦。”
32、读音:[yèjīngyúqín]
33、释义:晚睡早起。形容勤奋不息。同“夙兴夜寐”。
34、鸡鸣而起
35、出处: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业精于勤;荒于嬉;行成于思;毁于随。”
36、夕寐宵兴
37、出处:《南史·宋纪上·武帝》:“是故夕寐宵兴,搜奖忠烈;潜构崎岖,遇上履虎;乘机奋发,义不图全。”
38、勤能补拙
39、笃志好学
40、读音:[nángyíngyìngxuě]
41、读音:[qínnéngbǔzhuō]
42、释义:自强:自己努力向上;息:停止。自觉地努力向上,永不松懈。
43、繁体:孜孜不勌
44、凿壁借光。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,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,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。
45、读音:[zìqiángbùxī]
46、出处:《尚书·君陈》:“惟日孜孜,无敢逸豫。”《后汉书·鲁丕传》:“性沉深好学,孳孳不倦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向朗传》:“乃更潜心典籍,孜孜不倦。”
47、出处:《周易·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48、释义:业:学业;精:精通;于:在于;勤:勤奋。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。
49、读音:[xuéwúzhǐjìng]
50、出处:《后汉书·侯霸传》:“笃志好学,师事九江太守房元。”